第一百三十七章 撤退-《过河卒》
第(3/3)页
此时帝京指示吴光璧退往南洋,并非让他送死,算是另有任务,甚至避开了芦州的主战场,有保存实力的考量。
吴光璧当然不会反对。
根本原因是帝京方面得到消息,被齐玄素任命为紫霄宫首席辅理的殷九阴疑似出现在狮子城,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,为了以防万一,这才决定将“天廷”势力撤回去。一是起到监视的作用,二是以防万一,如果道门在南洋方面有什么动作,那么也能牵制一二,确保帝京方面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。
撤退路线主要分为两条,一条是走海路,没什么可说的。不过现在海路戒严,整个海面上都是战船,北边是东海水师,南边是南海水师,双方对峙,直接从江州出海,未免太过危险。
另外一条路便是走陆路,绕过大真人府所在的吴州,取道湘州前往岭南,然后再退往南洋。
吴光璧在认真思考之后,决定以陆路的方式前往南洋,取道湖州,前往湘州,绕过吴州。
如果仅仅是吴光璧一个人,那么以他的伪仙修为怎么都能撤退,只是此时不仅是吴光璧一人,还有许多“天廷”的骨干成员,吴光璧要带领他们撤退,便要好好谋划一番。
首先,“天廷”要撤,可是“客栈”不撤,青鸾卫也不撤,根据帝京方面的指示,后两者就地蛰伏,随时等候命令。
吴光璧作为最高指挥,要把这两部分的人安排好了。
其次“天廷”撤退,动静必然不小,也一定会引起江南道府和紫光社的注意。
事实上,紫光社现在才抓到“天廷”的动向,正是因为吴光璧要撤,如果吴光璧一直潜藏不动,这个时间点也许还要向后推移。吴光璧把藏身地点选在大报恩寺,也是玩了一出灯下黑,毕竟再一再二不再三,按照一般思维,已经有了两次前例,不可能有第三次吧?吴光璧发动逆向思维,还真就再一再二又再三。
这是璇玑星主的失误,小殷也在第一时间就批评了璇玑星主。
吴光璧最终决定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分批分多路离开金陵府,然后在湘州境内的桃源县会合。